[台北]再访三貂岭瀑布群
------------------------------------------------------
。「三貂岭」,地名充满风国异味,据传是早期西班牙人来到台湾,见东北角一带的景色风光很像故乡的圣地牙哥,因此很兴奋地喊出:「St. Diago」,便以此命名,译音演变成今日的「三貂角」。此地车站腹地狭小,铁路紧靠陡峭的山崖,车站旁着临着基隆河谷,朴拙的日式旧车站,散发出一股令人怀旧的气息。
三貂岭,只是北迴铁路上的一个小站。北迴铁路与平溪线铁路在此交会。一般观光客很少会在这里下车,除了当地居民外,大概只有登山客会在此下车。这里是三貂岭瀑布群的登山口。
三貂岭瀑布群,自上游而下,有新寮瀑布、迷魂洞瀑布、枇杷洞瀑布、摩天瀑布、合谷瀑布等五座瀑布群。
一般登山客的行程,多半是连访这瀑布群,然后出野人谷,至平溪线铁路的大华站。
平溪线火车大都由瑞芳或侯硐发车,原本平溪线是由三貂岭为起点,并与宜兰线铁路交会但因三貂岭腹地较小,无法通车、迴车,故改由瑞芳或侯硐发车;火车在三貂岭后,便可看见宜兰线铁路起点的三貂岭隧道,而右转即一号隧道 又名幼坑隧道,全长294公尺,为平溪线铁道上最长的隧道 开始进入平溪乡。 -----------------------------------------------------------------------
上文摘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之
三貂岭瀑布群.平溪线铁路行
三貂岭.再访三貂岭瀑布群
五分寮古道.三貂岭瀑布群
乡野风情
铁道图来源:基隆河之恋网站
12月30日
一早的窗外阳光已破云而出
心想今天是个适合爬山的好日子
由于接连几日霪雨不断
偶是有点担心山径湿滑
不过从昨日起雨已停歇
今早又是个阳光普照的好天气
为元旦的连续三天假期带来好预兆.....
与肉圆在北市重庆北路交流道附近的加油站会合后
随即从交流道北上
可是开着开着
阳光却缩进云里
等偶们从滨海交流道下来
右转接62号快速道路抵达瑞芳时
天空已是阴沉沉的一副快下雨的模样
于瑞滨隧道前右转九份方向
继续沿县102道路前行
再接北37乡道的瑞侯与侯牡公路
由于首度走侯三公路
所以在过了侯硐之后
于一分成直行与往下之叉路口错走了直行的叉路
结果通至民家庭院
在请教村民正确路径为往下的路之后
很快的就来到侯三公路的终点--三貂岭
偶们将车置于侯三公路的陆桥下方
然后迅速着装
走向三貂岭小村
此时天空已飘下濛濛细雨
走在村落的小路上
望着不远处的基隆河与铁道桥
在青翠山峦的衬托下
显现安静闲适的气氛
村落的几户人家皆大门紧闭
不过偶已是识途老马
也没啥好担心的
缓步走过铁道桥
在桥上可观看基隆河上游的清澈河水
右侧村中的唯一小店仍未开门
过了小店
要转向已废校的硕仁国小前增加了路标
让初来的游客不至于错过登山口
民宅庭院里的青槭
肉圆专注的拍着落叶
登山口一开始便是直上的石阶
这是登山步道的标示牌
石阶并不算长
之后是一段碎石步道
再来则是一般的泥路
此时可以听到越来越清楚的哗啦啦水声
告诉您已接近观瀑台
观瀑台前的指示牌
在观瀑台远观合谷瀑布
由于之前连日下雨
所以水势甚大
山间飞瀑颇为壮观
这是首度来时摄得的合谷瀑布
走了约五分钟
来到中坑溪过溪处
Tony兄今年9月初来时所言已被沖毁的木桥仍未重新搭建
依旧倾圮于左方
这下只有脱鞋涉溪而过了
第二座木桥位于五分寮溪之上
但也被沖毁仍未修复
不过溪中石头已垫上木板以利游客通行
只要小心些即可安全过溪
接下来的路程多半皆处于树林中
不过林相丰富多变
而且路面经常泥泞不堪
必须小心行走
不过此段大抵是沿着五分寮溪行走
只听得淙淙的流水声不绝于耳
在夏日里必然有清凉无比的感觉
约十余分钟之后
终于来到第二个瀑布--摩天瀑布
现在瀑布之旁已被木栏围住
虽是为了游客安全
但总觉得太人工化了
接着还要走一段凐没在荒烟漫草的 小径
此后皆是陡上坡的路段
必须手脚并用攀登湿滑的土石
几经努力
最后终于来到呈90度的 天梯 之前
咦?
这是何时建造的?
记得以前是石壁上开凿阶梯
再加上拉铁鍊就爬了上去
现在变成木梯
好像攀爬的难度变高了
果不其然
因为木梯也是溼滑不堪
所以只能提心吊胆缓步上攀
心想若一不小心掉了下去
保了好几年的意外险就赚到了....
最后
还是踏着以前的石阶加上铁鍊或绳索
终于来到第三个瀑布--枇杷洞瀑布
其实枇杷洞瀑布应可算是摩天瀑布的上层
从枇杷洞瀑布流下的溪水
流过壶穴区的尽头
随即成90度宣洩而下
便成了摩天瀑布
这个瀑布为何称之为枇杷洞瀑布
偶曾遍寻资讯却找不到答案
个人以为
或许是因为瀑布下方有个凹洞
形状就像颗横放的枇杷吧!
在此略事休息之后
沿着左侧几乎凐没的小径继续前行
不一会儿又碰到陡上坡
偶拉着铁鍊上攀
右侧是枇杷洞瀑布的凹洞
最后则是乾燥的岩壁
然后
前头倏的出现一道铝梯
这还真像平溪慈母峰的那道铝梯
只不过看来既单薄又高耸
爬起来摇摇晃晃的十分不稳
爬完铝梯
再走一小段路
突然接到一条水泥步道
步道旁还有路标呢
远处还是灰濛濛的天
偶们依循登山步调继续前进
此后的路段较为平稳
有产业道路,柏油路与下坡石阶
甚至还经过菜园中的小径
最后终于抵达预定的休息用餐处--新寮亭
新寮亭是绝大多数登山客的休憩处
旁边还有洗手间
设备完善
对登山客而言算是很高档的休息场所了
也许因为天候不佳
所以凉亭中空无一人
那偶们就不客气的佔据了整座凉亭
肉圆拿出炉具
开始烹煮她的午餐--肉燥麵一包
而偶则是简单至极的寿司与橘子
还有一些补充热量的巧克力
由于身体因素必须忌口
多年来偶爬山的餐点一直仅能如此
唉!
人生还真是黑白的....
休息既毕
继续前行
过水泥桥后逢叉路
直行往十分
左转则通往野人谷
偶们取左转
约五分钟即可抵达野人谷的城堡式大门
在大门左侧
有一条往下的小路
路的终点是一座福德祠
在这儿凭栏可远观另一个美丽的瀑布
有许多文献皆称之为 新寮瀑布
许是位于新寮村或由新寮溪之溪水形成之故吧
然而
在宜兰冬山乡也有个更出名的新寮瀑布啊
为免粉淆
也因此瀑布係位于野人谷附近
偶宁可把它称之为 野人瀑布
偶们进入这已停业许久的野人谷游乐区
经过偌大空旷的停车场
在3只恶犬的狂吠声中登上公车站牌旁的登山石阶
原以为此行已接近尾声
只要再经过横跨基隆河上游的红色铁桥
便可迅速接上铁道走向大华车站
谁知此行最具挑战性的路况竟在前头等着偶们.....
爬上这一小段的石阶
接着是一连串的之字型下坡
其中绝大部分是溼滑且长满青苔的石阶
记得上回来时经过这个路段
走在阳光下的感觉还是轻鬆如意的
怎幺这回竟然必须用着临渊履薄的谨慎态度
举步维艰的採用斜步走法
一边撑着登山杖
一边搜寻石阶的接缝
缓缓的一步步下山来
回想起来
这才是整段行程里的精华部份
走得辛苦
屡屡打滑
就是因为在此段绷紧神经才会在回来之后开始 铁腿 的
看看这些青苔跟小植物
想必已存在许久
惊险的走过这段下坡路
期待中的红色铁桥终于出现在前方
在桥上观赏溪中的壶穴
然后缓步上行
平溪线铁轨就在不远处
沿着铁轨转右行
只需十余分钟即可抵达十分瀑布
但偶们是要到大华车站
所以必须向左转
步行三四分钟即达
远远的望着前方的大华车站
和印象中好像有点不同
几位工作人员和怪手正忙碌的抽换铁路旁的排水沟盖
月台也已重新修筑
而残破的木造车站已被拆除大半
工作人员也在施工
看来好似要改建成铁皮屋
大华车站月台上的站牌则被孤独的摆在山壁边
看起来备觉悽凉
当初废站时没能好好保存
等到残破已极再来改建成毫无美感的铁皮屋
台铁有许多宝贵的文化资产就这样凐没了
能不令人叹息.....
偶们在月台旁的阿婆小店边休息边等火车
阿婆说若要走铁道回三貂岭还要走过四个隧道
相当危险
而再半个钟头火车就来了
老人家记忆力果然不太好
因为这一等就等了快一个小时.....
其实在野人谷时也碰到一位跟偶们走同一路线的健脚登山客
他预计走幼坑古道回三貂岭
在大华车站等车时偶也刻意去探查幼坑古道的入口
应该就是在月台右侧的一长段往上的宽广阶梯
不过因为腿已开始痠疼
所以就把它列为下次来此的目标好了
肉圆专注的拍照
偶以为她突然对月台的构造发生兴趣
原来她是在验收今日的战果呢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
终于坐上平溪线火车
而后在三貂岭小站下车
北迴线与平溪线火车在过了三貂岭之后分手
远方的隧道是北迴线的三貂岭隧道
而隧道上方则是侯三公路
偶举步维艰地顺着北迴线铁轨行走
终于回到桥下的停车处
再循着上午的来时路返家
结束了这第二度的三貂岭瀑布群之旅
也同时告别了2006的登山记行
部分照片取自肉圆的网誌:Joy's Life
特此致谢!!
[ 本帖最后由 lcyun 于 2007-10-28 01:51 编辑 ]